21 Oct 2018 03:51 +0000

看到朋友转发的一篇文章 浙大高材生身陷罕见病困境,能否重拾梦想 | 故事,我今天决定去这位同学家一趟。其实我昨天就决定了。(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,已经是前天了)

去之前,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去,也不知道我为什么想去。我很想给自己的行为找个动机,比如说,我想探望一下他。然而如果他只是感冒了,我是不会大老远跑去探望一下他的,所以这个理由不太站得住脚。那么,也许我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,这样说起来让我自己感到很可怕,而且我真的没有这么想。或者,我想在朋友们面前展示一下我悲天悯人的情怀?我非常不想承认,但是我昨天只能想到这里。

不过,在回来的路上,我想明白了,这是杨绛笔下 "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"

同学家和我老家很像,从镇子里引出去一条没铺水泥的路,九曲回肠,才到村子。好在路旁的景色很不错,而且可以随时停车。秋天已经到了,同学看不到金色的麦子,听不到沙沙的麦浪,但至少,如果他站在田边,还能感受到凉爽的秋风。我本来应该加一句:"想到这里让我感到一丝欣慰",然而现实是,如果病情继续恶化,很可能导致全身瘫痪...想到这里让我感到一丝命运的嘲讽。

他家是个只有 30 户人家的村子,本来已经走出去的大学生,现在只能由亲人领着在家附近 500 米活动(肿瘤压迫小脑,现在走路也已经困难了)。

他爸爸妈妈很热情,我去探望病人,反倒拿了很多东西回来。我放了一千块在桌子上,他们还是坚持不要。不过我还是想用水滴筹给他们。我最后给同学写的几个字是:饱了,走了。回来后我突然觉得不太妥当,他已经看不见,也听不见了,我还剥夺了他体会感情的能力:用了最少的字,甚至没有主语!我错了,要我再写一遍,我会写:

“我吃饱了,你妈妈做的饭很好吃,我走了,再见。”


Loading comments...